好文分享:《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》:為何老人家格外抗拒改變?

關於每個人都會變老這件事,除了是一種自然現象外,心理層面的影響力也是很大的!

“健康的老化,需要調適性的自我認知——我雖然無法做這個那個了,但我還是可以找到別種東西。這不是所有人都辦得到的事。那些難相處的人更難承受歲月帶來的流逝,他們對老年的抗拒超乎常情,因為老化對他們的自我平衡造成了重大威脅。”

在麗安,透過和長輩們的互動,我們不僅看見了長輩們現階段脆弱的一面的時候,更多時候,我們也向長輩們學到了許多他們人生裡的智慧。

在健康老化的過程中,家人們的支持與陪伴、溝通和換位思考,都可以軟化老人家對於面對老化這件事的心情~

在我們的FB,會常常分享不同的溝通形式,比如:健康操、唱歌等等,都是希望身為晚輩的我們,一起陪伴和支持日漸健康老化的父母。

分享這篇好文,若有時和長輩們溝通遇到瓶頸時,可以適時給我們自己,一個情緒理解的思考角度喔!

文章出處:關鍵評論 https://www.thenewslens.com/article/96585

文:葛瑞絲・雷堡(Grace Lebow)、芭芭拉・肯恩(Barbara Kane)

為何老人家抗拒改變?

多數人都以自己的獨立精神與自主生活為傲,老人家也是一樣。他們可能對某些事情的看法與子女不同,就像你有時也不贊成小孩或朋友的意見。你有自己的做事方式,不希望別人來告訴你該怎麼做。

  • Tip:先評估父母所涉風險程度,若屬高風險,你要介入;若不是,就放手。你若無法自行評估,就請專家協助。

有時候,老人家拒絕聽任子女安排,不啻是種健康自主的表現。也許子女總是太過堅持,一味地認定父母聽他們的話才會比較好。

想搞懂這點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想像自己是個老人,也許八十幾歲,或者更老;可能失去了不少東西,包括眼力、聽力、活力、行動力,卻仍盡最大可能適應這一切。當然啦,比較遲緩是在所難免的。當孩子暗示你「這樣」不妥,他們才知道怎樣最好,想必你大概也要不高興了。接受人生所流逝的東西,難道還不夠令人心煩嗎?還得忍受這些「萬事通」子女嗎?不過再想想,或許你也同意,為了自己的安全和健康著想,是該做些改變了,於是盡力做出調適。

再假設你是之前那位桃樂絲的母親。這輩子你努力對抗憂鬱,自有一套堅固的防禦機制,拒絕任何可能危及這個機制的改變。現在年紀大了,健康變差了,孩子來勸你,生活方式得做個大調整。光是這個念頭就讓人焦慮不已,你當然會百般抗拒。

健康的老化,需要調適性的自我認知——我雖然無法做這個那個了,但我還是可以找到別種東西。這不是所有人都辦得到的事。那些難相處的人更難承受歲月帶來的流逝,他們對老年的抗拒超乎常情,因為老化對他們的自我平衡造成了重大威脅。所以,桃樂絲的母親無法適應眼前的改變,她的僵固讓她無法理性並作出判斷。要她看清生活無法自理的事實,就等於要她承認自己已徹底失敗。

面對什麼都不滿意的父母,先別急著動怒

如果你父母的狀況與上述幾則例子雷同,你就會知道,負面行為幾乎從不單獨存在——潑冷水的種種行為,往往會合併發生。假如你的母親很負面,反對你所提的每項建議,她大概就會因為你做這些建議而罵你,對你滿腹懷疑並充滿敵意。這些行為就是如此交纏,彼此應運而生。

一個嫌東嫌西的父母讓人很難招架,你會本能地想自衛或反擊,這麼一來,父母的攻擊力道加強,你也不假辭色地還擊,於是開啟了一場沒有贏家的戰事,彼此只有更加氣惱與受傷。

別對父母以牙還牙,那沒有效果。改採非抵禦、非批判策略來回應。下次當媽媽罵你,深呼吸,讓那些刻薄的語句從你背後滑落。可是,一輩子已經習慣那樣反應,改得了嗎?你可以的。只要你了解媽媽其實身不由己,那些行為反映的是她嚴重缺乏自信,而為了驅走這種自卑,她讓自己相信周遭人的缺點更多,所以她陷在一種唯我獨尊的意識形態中,總是貶低旁人,尤其是最親近的人。

這就是她面對世界的態度。你若開始抵禦,會馬上加深她的自卑;反之,你若默默承受,她獲得了自信,就會放你一馬。

  • Tip:難相處的父母格外抗拒改變,因為那會摧毀他們終生的自我防衛。

不妨先做好最壞的打算,設想每次碰面,父母就會對你出言不遜。根據經驗假設一個情境,然後揣摩你將如何回應。舉個例子,想像你去探望母親,她一見到你就說:「你這條領帶和西裝完全不配,你是色盲還是怎樣?」以往,你大概會馬上反擊說:「我不知道你在說什麼,我覺得這條領帶很適合。」現在,你可以這樣講:「媽,也許你說得對,回家後我該把臥室燈光調亮一點。」

另一招是轉移焦點。例如我們有位客戶某次去探望她母親,碰到這樣的歡迎詞:「親愛的,你這雙鞋子在哪裡買的?真醜啊!」

這位客戶沒像往常那樣覺得被人身攻擊而啟動防禦模式。她早已做好準備,於是四兩撥千斤地說:「噢,我也不記得了,媽。我倒是很喜歡你腳上這雙鞋呢,你在哪兒買的?」

她母親這樣回答:「你喜歡嗎?記不記得有一次,你爸爸帶我去海邊度假?我在那兒一間很可愛的小店看到⋯⋯」

如此一來,這位客戶把談話焦點從自己轉移到母親,而且是轉到一個讓她發光發亮的地方。設想各種可能被父母批評的情境,一一準備好良善的答覆。有時也可以找人演練一下。

被父母批評的感受儘管很糟糕,但還有更糟的:父母很需要某人的幫助,卻總以批評澆對方一頭冷水。下個例子就是如此。客戶貝絲告訴我們,她婆婆莫莉怎樣批評她的看護伊蓮。

有一次我去探望她,她跟我說:「那個肥婆,成天只知道吃和看電視。」我婆婆講這些話時完全沒壓低聲音,反而拉高了嗓門。我都快昏倒了。伊蓮也只能忍耐。我猜這不是婆婆第一回當面講這樣傷人的話。「媽,你怎麼這樣說呢?」我跟婆婆說:「你知道她幫你做了好多事情。如果你再這樣,她會走人的。」

「那我要謝天謝地了。」婆婆氣呼呼地回我。

貝絲無法想像,伊蓮怎麼受得了這種欺人太甚的僱主。莫莉有糖尿病,兒子發現她會忘記吃飯,便僱請伊蓮來幫忙打理家務、採買和煮飯。貝絲的先生說,從他有記憶以來,媽媽就是這個樣子,後果也不難想像:她沒有朋友,家人對她也都敬而遠之。現在問題更大,若留不住看護,她的健康會出問題。一輩子毒舌的毛病,有辦法解決嗎?

我們告訴貝絲,他們夫妻可以採取幾種應對方式,而最重要的莫過於先了解到,莫莉不像一般人有自我審視的內在控制,她一感到壓力,便馬上口不擇言。這類型的人自我形象低落,欠缺判斷能力,自我控制很差,完全不知如何面對老化;隨便一個普通毛病,如短期記憶喪失,他們都視為天大的缺點。由於他們無法坦然接受自己的缺陷,因而必須把矛頭指向他人。

  • Tip:要明白父母批判和挑剔的性格已經根深柢固,身為子女,不妨卸下武裝,以理解的態度與他們相處。

像莫莉這樣超愛批評的人,甚至不曉得自己有此毛病——她欠缺理解此事的情感能力,也無法理解看護對那些言詞會作何感受。所以,別幫看護講話,那只會火上加油,讓她說得更毒。試著告訴她,批評看護是不智之舉,會惹得看護與她對立;相反地,若善待人家,人家會加倍對她好,這才是聰明之道。

除了在婆婆身上下功夫,也別忘了幫看護打氣。把她拉到一邊,解釋婆婆根本身不由己,這是她一輩子的毛病,她是自己最大的敵人。時時讚美,感謝看護的耐性與付出。一旦伊蓮了解這位老婦人無法自我控制,她的內心十分痛苦,就不會把那些難聽話放在心上,反而能給予同情。

面對處處疑心的父母,先別急著說理

我們已經看到,老年人的負面與苛薄常隨著老化而加深。疑心病也是。這問題同樣出現在潑冷水行為的清單中。不難想見,一個原本多疑的人,晚年會變本加厲;若又碰上老年常見的失憶,甚至會變得偏執妄想。

下面是一位女兒口中的母親。

我媽每次洗碗時,會把鑽戒脫下來擺在料理台上。今天剛好碰到幫忙打掃的人來,她就隨手把戒指收進櫃子裡。那人離開後,我媽找不到戒指。它沒在平常擺放的地方——不在料理台上,也不在梳妝台抽屜的珠寶盒裡。她馬上有了結論,於是出現以下對話。

母親:「明蒂(打掃的人)偷了我的鑽戒。」
女兒:「你聽起來急壞了!先冷靜下來,想想看你放在哪兒。」
母親:「我記得非常清楚!我的腦袋靈光得很!你老是幫別人講話!」
女兒: 「我只是請你理性一點,別這麼指控明蒂。二十年來她從沒拿過你的東西呀!」
母親: 「我不管你信不信,反正她偷了我的戒指,我要去她家把戒指拿回來。」
女兒:「媽,這樣做不妥啦!」

女兒那自以為是的口吻,讓這位母親不禁武裝起來。有這種性格的人,一旦碰到別人暗示他們的記憶有問題,就嚇壞了。他們把這解釋為人家暗示他們的心智有問題,瘋了。

不難想見,情況愈演愈烈,這位母親顯然不信任幫傭明蒂,一口就認定她偷了戒指。人一旦偏執起來,是不可能跟她講理的。當女兒試著指出事實,只會升高彼此的對立。

  • Tip:父母若有疑心病,是勸不好的,但你可以支撐他們的情緒,不管是害怕、焦躁或難過。

下面是比較有效的處理方法。在此,女兒認可母親的感受,而非攻擊她的信念。

母親:「明蒂偷了我的鑽戒。」
女兒:「真讓人生氣。」
母親:「對呀,我要去她家把東西要回來。你能載我去嗎?」
女兒: 「現在不行,我得準備晚飯。讓我想想怎麼處理這件事。你先告訴我整個經過,當時還有其他人在家嗎?你什麼時候發現的?有沒有掉了其他東西?」

在這段對話中,女兒沒有反駁母親對明蒂的指控,而是同理母親氣惱的反應。記住,當父母有了偏執的想法,怎麼講都沒用,你該做的是表達同情,比方這樣:「要是我,也會很生氣。」或「天哪,太可怕了!」

你也許會擔心,這樣會不會加深父母的偏執念頭。實際上並不會。你的父母正感到恐慌,需要你的情感支持,這類話語會產生鎮定撫慰的效果,所以不要低估其重要性。

看看女兒是如何追問細節的。把焦點放在事實面,要比徒勞的理論有建設性,也比較不具威脅。

當然,父母的猜忌可能嚴重到影響生活能力,如果是這樣,就要去看有治療老年人經驗的精神科醫師,醫師可能會開藥,尤其若有幻想或幻覺出現。

相關書摘 ▶《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》:我媽是旅遊仲介,專門安排罪惡感之旅

書籍介紹

本文摘錄自《如果父母老後難相處:如何陪伴他們走過晚年,而不再彼此傷害?》,橡實文化出版
*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兒福聯盟

作者:葛瑞絲・雷堡(Grace Lebow)、芭芭拉・肯恩(Barbara Kane)
譯者:劉慧玉

聽聽這些父母說的話,你是否覺得熟悉?

  • 「你有空做這做那,為什麼就是沒空關心我?」

  • 「忙到沒時間接電話,我要你這種女兒幹嘛?」

  • 「我為你付出一切,最後換得了什麼?」

聽聽這些子女的心聲,你是否心有同感?

  • 「每次只要電話一響,我超怕又是我媽,指責我又做錯了什麼事。」

  • 「每次想出國度假時,我媽就會『剛好』生病。」

  • 「我媽成天跑醫院、換醫生,不料卻是愈看愈糟。」

面對難搞的家人,再多的SOP都不一定有用。有時候,你的家人需要的是被理解,而不是解決。這本書則是替這份「理解」提供了一個起點。——海苔熊(科普心理學作家)

你的父母可能一直以來都難相處,到了老年變本加厲;也可能因為疾病或喪偶,到了老年才變得難相處、難溝通。不論如何,成年子女都必須理解到:父母老後只會格外抗拒改變,因為那會摧毀他們終生的自我防衛機制。

根據美國高齡照護組織「暮光服務網」的統計,前來尋求專業照護諮商的成年子女當中,為難相處父母感到焦慮的比例超過百分之五十。子女的壓力來源,不只是照顧父母所需的體力負荷,還有面對父母一再非理性行為的心力交瘁。許多子女,即便很早就離家獨立生活,與父母保持距離,但是當父母年老體衰,他們不得不重新回頭面對這段關係。

本書填補了老年照護研究的一塊空缺。談照護的優秀著作已有很多,但深入探討父母麻煩行為的書籍卻付之闕如。探討人格障礙的書籍也汗牛充棟,但多半從治療患者出發,至於旁人該如何協助則幾乎少有著墨,更遑論直接以老年人口為主題,因為有人格障礙的老年人很少會主動尋求治療。

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成年子女,必須了解問題並不在單一方面。你若只聚焦在父母的問題行為上,而忽略了彼此的互動關係,便很難走出困境。本書的功用之一,是讓你看到這令人痛苦的親子關係,可以透過應對心態及溝通模式的調整而獲得改善。也希望藉由此書,讓為人子女者,能更加理解父母難相處背後的掙扎與痛苦。

Photo Credit: 橡實文化

責任編輯:潘柏翰
核稿編輯:翁世航